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訊息以外的訊息


看過美國影集Lie to Me嗎?這是一部敘述主角如何藉由肢體語言(主要是微表情)協助警方辨試出說謊者的影集。人類有時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必須說謊,但雖然語言本身可以用謊言帶過,但非語言訊息卻很難完全掩飾。

 Lie to Me

事實上除了是刻意入戲的演員,一般人在沒有充足準備和訓練之下,如果說的是謊話、或因為場面需要而言不由衷,肢體語言是很容易露餡的,此即為「訊息以外的訊息」。隨便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跟你說他一點都不趕時間,結果一直在看錶,你會相信他真的不趕時間嗎?


不過,上面所說的判斷方式也不見得所有人一體適用。舉個例好了,假設一位公司主管在辦公室接見訪客,而這個主管在整個對話過程中一直蹺著二郎腿,通常我們會覺得這位主管自認為他比訪客高人一等,因此有意或無意的使用肢體語言進行打壓;但實際上可能是別的原因,比如說這位主管的腳有受過傷,使他必須要蹺腳才能使身體上的不適得到舒緩。同理,有時候我們會用一些小徵兆去判斷一個人心裡在想什麼,比如說很多女生會藉由一些小反應來質疑他的男伴說謊;但有時候可能是其他非預期的原因,不見得做A動作就是100%因為B原因。就像一個人吞口水通常是因為食物刺激,但在搭電梯時吞口水,是因為高度造成的氣壓,需要藉由吞口水去平衡耳內外的壓力。

所以說來說去要去判斷一個人在溝通時是否有言行不一或者言外之意,還是要靠平常多觀察才能提高判斷時的正確機率(請注意我用的是「機率」二字,因為凡事沒有百分之百)。以我自己來說,日常的人際互動其實不會無時不刻都特意去觀察對方的微表情或肢體語言;因為那樣子不見得有必要,也會讓整個互動太累。但就我個人的觀點,當需要特別去注意觀察的時候(如面試應徵者),我比較傾向不武斷去判斷對方有沒有說謊,但對方在整個對話中非語言訊息的一致性是很重要的。

什麼叫非語言訊息的一致性?就拿個新聞時事來當例子好了。

2014年的市長選戰,因為其中幾位候選人的密集曝光,恰恰是一個很好練習觀察肢體語言的機會。在這麼多的新聞及受訪影片中,其中BBC中文網所作的2014年台灣六都市長候選人影音採訪是個很有意思的系列。

BBC中文網這次特派記者威克到台灣請各個市長參選人回答「你為什麼認為自己能夠當一個好市長?」、「你如何看你的對手?」、「參選的城市應該如何國際化」、「在中國崛起、兩岸關係日益密切的情況下,你要如何處理與對岸的關係?」以及「你如何評價台灣現在的民主」。每個問題,受訪的候選人有兩分鐘的時間回答,時間一到,便關上攝影機,為求公平,所有的受訪候選人都採用同樣的問題和給予同樣的時間。

為什麼說這個系列有意思?因為每個問題都只有兩分鐘的回答時間,在考量到需要在時間內回答完的狀況下,除了候選人沒有太多時間可以鋪好梗,兩分鐘的長度己經不容易完全刻意掩飾非語言訊息;而同一位候選人整段影片五個問題的回答不超過十分鐘,也使得觀察起來不會太花時間。

以本次最受注目的台北市為例,曝光率最高的馮光遠、連勝文和柯文哲都有受訪。





我們在這裡不討論三位候選人的回答內容得不得體夠不夠水準(註1),如果你把聲音都關掉只看他們的肢體動作,會發現一件非常有趣的現象:

馮光遠柯文哲,在整段訪問中的肢體語言是一致的。
連勝文,在其中一題,前半段的肢體語言和後半段明顯不一致;事實上,他在就只有在那一題前半段答案的肢體語言,和整場不一致。

如果我直接把那是哪一題以及他回答了什麼講出來就破梗了。如果你真的有興趣,這個功課讓你自己做XDD

當然,基於前面所言,我不會說連在那段回答「一定在說謊」;我也不會說「如果不是這段在說謊,難道是其他的回答通通是說謊」。這一切的解讀,都只是機率高低的問題;至於機率有多高,就由您自個判斷了。

只是還是不禁想起一位朋友說過的話:事若反常必為妖啊!


發佈後更新:應一秒幾十萬上下的讀者要求,答案在這裡
------
註1 和本文主旨無關,這裡有整理,不過我還是建議大家自行判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